破解“内卷式”竞争需推动系统性变革
新时代,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持续推进以及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仍需正视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和系列挑战。其中,部分领域出现的“内卷式”竞争现象,不仅削弱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相悖。这种竞争模式也抑制了各领域的创新动力,阻碍了供给与需求之间高水平动态平衡的形成,进而对持续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构成潜在威胁。
“内卷式”竞争的形成具有多维动因
“内卷式”竞争作为当前产业发展中的突出现象,其形成原因具有多维性和复杂性,涉及技术、资本、市场、体制机制等多个方面,既有周期性因素、阶段性因素、技术性因素,也有短期性因素。
产业生命周期的竞争演化。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当行业发展进入成熟期后,市场需求趋于饱和,新增市场空间拓展极为有限。这一阶段的技术创新边际收益递减,尤其是在一些低技术门槛或标准化的产品上,企业很难通过技术突破在产品功能、生产工艺、服务模式等方面形成代际差异,只能在边际改进中“内卷”,而这些改进幅度通常较小。出于保市场份额的需要,部分企业会采取降低价格等方式进行竞争,行业整体利润空间由此进一步受到压缩,最终导致整个行业效益持续下降、对底层技术研发投入削减,一定程度上形成“技术停滞—同质化竞争—技术再停滞”的循环。这种竞争态势的形成,反映了产业生命周期演进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