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校2025年上半年新进教师入职培训结业仪式上的发言汇编4篇
老师的发言稿
大家下午好,我是这一批新入职的专职辅导员,我叫。大家刚听到这个名字,可能首先想到邓丽君,其实音同字不同。很荣幸能够有机会在我们入职培训结束的时候,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坦白讲,此刻我的心情就像是一个“新手导游”,一个小白,刚刚拿到教育旅程的导游证,面对着五星级旅行团那般忐忑,又如同发现秘境瀑布的探险者般兴奋。回想两天来的入职培训,我觉得今天既是培训的结业仪式,又是我们开启“教育带团”模式的启动仪式。在这里我想分享三点感受:
一、在山水画卷中读懂云旅基因
听了昨天的校史培训,走过校门口的三块石碑时我驻足良久。回望学院68载峥嵘岁月,仿佛展开一幅跨越时代的山水长卷。68年前,昆明地质学校在建国初期的呼唤中诞生。首届师生手握地质锤,脚踏红土地,为祖国探寻矿藏命脉。他们用双手挖掘清水池,肩扛砖瓦自建办公楼,将“艰苦奋斗”的品格浇筑进校园的基石。这份初心,是云旅人扎根职教、服务国家的精神底色。
1997年,随着地矿部与云南省政府的“双向奔赴”,昆明地质学校转型为云南省旅游学校。这一转身,是云旅基因的第一次焕新:从勘探地质资源到培育旅游人才,从服务工业建设到赋能文旅振兴。这场转型“为云南旅游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2011年升格为高职院校后,学院以“厚德通道,博学知行”为指引,构建起覆盖文旅几乎全产业链的专业体系。云旅人始终以山水为课堂,将“工匠精神”融入教学血脉。
如今我们加入了这个大家庭,接过的不仅是工作证和校园卡,更是“厚德通道,博学知行”的笔墨。因为办公楼上那八个大字,远比景区摩崖石刻更有分量。
二、用导游思维解锁带团艺术
导游的职责不仅是引导游客看山水,更是通过语言、行动和情感传递文化价值;而教师的使命,同样需要以“导游思维”构建课堂的深层链接,让学生在职业教育的旅程中收获成长。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