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才成长“量体裁衣”探寻队伍建设“最优解”
“获聘中级安全工程师,给我个人带来了很大的成就感,是组织对我过去努力的认可。今后我将更加注重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期待在日后的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近日,黄山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以下简称市局(公司)〕某在聘中级技术人员满怀欣喜地说。
近年来,市局(公司)把打造高素能队伍作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加强制度设计,完善管评体系,强化素能提升,畅通成长渠道,既为人才成长“量体裁衣”,又为进步发展搭建“阶梯”。
盘清存量资源
“创新创优”和“提质提效”是市局(公司)两个年度工作报告的核心关键词。相比省内系统其他单位,尽管员工总数是全省最少的3家单位之一,但工作任务并不少于其他单位,还是全省唯一一家承担多元化考核任务的单位。“小而全”的特征,自然而然地导致了“人少事多”的局面。
如何突破束缚,让每位员工都承担起更多的职责任务,以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市局(公司)全面盘清“人才存量”,大胆探索实践。2024年,人力资源部门围绕干部员工业绩、能力和潜力,制定“组合式”调研方案,通过问卷调查、民主测评、个别谈话,对人员数量、质量和结构进行全面盘点,分层级、分条线、分年龄了解干部、发现人才。同时,以“月”为单位,测算未来3—5年的岗位空缺、人员更替和梯次配备情况,着眼能力素质与岗位职责相匹配,前瞻性地制定人才培养路线图,使人才成长与企业发展同步同幅。
发挥增量作用
“物流送货所见即所得的‘山川相连’,营销数据繁杂琐碎的‘百绪千头’,面对群众释法说理的‘准确严密’,各位前辈和领导的悉心指导,令我受益匪浅,收获颇丰。”歙县局(营销部)00后某大学生在入职心得里这样感叹。
近3年来,市局(公司)围绕新入职员工培养,倾力打造以青蓝工程为核心的“双导师”入职员工培养模式。导师团通过学习辅导、经验传导、思想引导、创新指导和管理教导,在专业学习、岗位历练、生活帮助等方面为新入职员工提供全方位帮助,助力新员工顺利度过入职适应关、试用期转正关、激励成长关“三关”,真正点亮“后浪”们的成长之路。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