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仙居下汤遗址:揭示早期农业社会样貌

2025-03-23

浙江仙居下汤遗址:揭示早期农业社会样貌


在距今约11700年的全新世,全球气候变暖,世界主要农业中心开始形成。东亚出现了以长江、黄河为中心的农业社会,并且形成了“南稻北粟”的二元格局雏形,从而开启了中华民族一万年文化史的新篇章,浙江仙居下汤遗址就是这一篇章的重要一页。


下汤遗址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横溪镇下汤村,四面环山,东西邻水,南面约2公里为浙江第三大河——灵江。遗址坐落在盆地中央一处台地上,高出周边农田1—2米,文化层堆积厚达2.5米,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目前累计发掘面积2250平方米。历年发掘工作表明,下汤遗址包含上山文化(距今约10000—8300年)、跨湖桥文化(距今约8300—7000年)、河姆渡文化(距今约7000—6000年)、好川文化(距今约4500—3800年)四个阶段,是目前我国唯一一处时间纵贯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0000—4000年)始终、前后延续5000多年的史前遗址。下汤遗址是中华民族一万年文化史本土起源、连续发展的重要实证。


展现稻作农业长江流域起源的全过程


长江流域是世界稻作农业的起源地,上山文化是其下游的农业起源中心。最近,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吕厚远团队,通过对上山文化遗址群的野生稻进行采样、研究,揭示出一段长达10万年的水稻从野生到驯化的连续演化史。研究表明,上山文化遗址群早在10万年前便已存在野生稻分布,约2.4万年前开始利用野生稻,约1.3万年前开始栽培,约1.1万年前出现驯化稻。


下汤遗址生土层中发现了距今30000—15000年的野生稻,在上山文化时期地层中发现了较多的水稻遗存。据统计,其中驯化稻的比例高达75%。下汤遗址具有连续的考古学文化,经历了从稻作农业起源阶段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农业高度发达的整个发展历程,为研究稻作农业起源全过程提供了重要实证材料。


廓清新石器时代早期农业社会的聚落样貌


由于遗址保存状况、发掘面积有限等原因,新石器时代早期农业社会的聚落样貌我们并不清楚,下汤遗址的发掘填补了这一空白,揭露了上山文化中晚期聚落的布局与演变。


遗址中西部为相对独立的中心台地,中心台地的外围围绕着10余座上山文化时期人工堆筑的土台,再外围则是环壕,总体上呈现“中心台地—外围人工土台—环壕”的三重聚落结构。


全文约2137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
阅读全文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


推荐阅读

  1. 考察组与拟提拔干部考察集体谈话记录
  2. 乡镇2024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暨2025年工作计划
  3. 医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学习计划
  4. 公开发布的中央党内法规汇编
  5. 2024年组织生活会普通党员个人对照“四个带头”检查发言材料
  6. 市委书记在2024年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
  7. 专题党课讲稿: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8. 2024年度民政局民主(组织)生活会“四个带头”对照检查材料
  9. 交流发言: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税费征管“强基工程”,推动县税务局工作高质量发展
  10. 基层党支部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主持词和总结讲话
  11. XX县委网信办班子关于巡察整改进展情况的报告
  12. 市应急局党组书记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中心组研讨发言材料
  13. 离退休党支部党员2024年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14. 在2023年廉洁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15. 3月专题党课学习榜样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争做时代先锋
  16. 办公室党支部2024年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工作情况报告
  17. 城市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18. 2024年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汇编(10篇)
  19. 市场监督管理局干部学习民营企业座谈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文章排行

微信端二维码

  1. 扫码进入《老笔杆子》微信端

客服二维码

  1. 扫码联系《老笔杆子》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