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党校教师现状调研报告
党校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校教师是党校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总书记全面阐述了“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科学回答了做好党校工作的重大问题,清晰擘画了党校事业发展的蓝图。总书记强调:“党校不是一般学校,党校教育培训对象不是一般学生,这样的‘不一般’对党校师资的要求也不一般,党校师资队伍建设也应该不一般。”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背景下,县级党校教师发展面临重重困境,探讨如何让县级党校教师快速成长、担当使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县级党校教师的使命与价值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县级党校教师是基层干部、党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力量,承担着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的光荣使命。
(一)理论传播的忠诚使者
党校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布道者”、党性锻炼的“熔炉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传播的宣讲员。县级党校教师肩负着深入基层机关、企业、学校、村村寨寨,致力于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准确无误地传达到“千家万户”的职责和使命,确保党的声音在基层深入人心,凝聚思想共识,助力地方发展。
(二)干部成长的引领向导
党校是培养党的干部的学校,在基层干部成长的道路上,县级党校教师扮演着引领向导的重要角色。在培训中,帮助基层干部筑牢信仰之基,坚定对党忠诚;补足精神之钙,赋予拼搏力量;把稳思想之舵,前行路上不偏,引导基层干部成长为信念坚定、清正廉洁、勇于担当、明辨是非的人民公仆。
(三)地方发展的智囊团
县级党校教师作为地方发展的智囊团,既上接“天线”,高瞻远瞩把握政策方向;又下接“地气”,紧密联系实际,在地方发展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县级党校教师紧紧围绕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调研,结合实际严谨分析,为地方提供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决策咨询服务,以高质量的科研成果破解发展中的“疑难杂症”,推动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县级党校教师面临的四重困境
党校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摇篮,发挥着“一熔炉三阵地”的重要作用,然而在党校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县级党校教师面临四重困境。
(一)“专职难专”之困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