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学习教育查摆的10个方面突出问题的具体表现及整改措施
一、理论学习浮于表面,理解不深不透
问题表现:部分基层干部对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学习不够深入,满足于完成任务式的学习,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对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未能真正领会其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应付差事、敷衍了事的心态,学习笔记照搬照抄,心得体会千篇一律,未能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导致理论指导实践能力不足。
整改措施:一是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每周固定时间开展专题学习,重点围绕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等内容进行深入学习。二是创新学习方式方法,采用集中研讨、案例分析、互动交流等形式,增强学习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三是建立学习考核机制,定期组织理论知识测试,检验学习成果,并将学习情况纳入干部年度考核体系。四是注重学以致用,引导干部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行动,每季度开展一次学习成果交流会,分享学习体会和工作中的应用实例。
二、调研工作流于形式,走马观花
问题表现:一些基层干部在开展调研工作时存在形式主义倾向,调研前缺乏充分准备,调研路线和对象事先安排,调研过程中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只看"门面"不看"后院",只听"掌声"不听"呼声"。调研报告照搬照抄,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对解决实际问题帮助不大。调研成果转化率低报告提交后束之高阁,未能真正指导工作实践。
整改措施:一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问题导向,制定科学合理的调研计划,明确调研目标和重点,避免盲目调研。二是改进调研方式方法,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即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深入了解真实情况。三是建立调研成果转化机制,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梳理,形成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方案,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四是加强对调研工作的监督考核,定期通报调研情况,对调研走过场、搞形式的干部进行批评教育,确保调研工作取得实效。
三、服务群众意识不强,态度生硬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