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检察院加强作风建设专题读书班上的辅导报告
同志们: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作风建设是党的生命线,更是检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之年,我们齐聚于此开展专题读书班,既是落实党中央“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要求的政治自觉,更是以优良作风护航省会检察工作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今天,我将结合中央文件精神与检察工作实际,与大家共话作风建设的时代命题。
一、鉴往知来,从百年党史中汲取作风建设的智慧力量
(一)作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标识,更是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沧桑仍风华正茂的关键密码。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便将作风建设嵌入党的建设全过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三大作风”,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倡导“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再到新时代以中央八项规定破题开局,百年历程印证着“作风正则党风端,党风端则政风清,政风清则社风淳”的历史逻辑。作为人民检察院,必须深刻认识到,作风建设不仅是政治要求,更是检察事业传承红色基因、坚守人民立场的根本遵循。
(二)作风建设是关乎事业兴衰的核心变量。党的百年奋斗史反复证明,什么时候作风过硬,党和人民的事业就能无往不胜。土地革命时期,“苏区干部好作风,真心实意为群众”的质朴作风,凝聚起千万工农闹革命的磅礴力量;改革开放初期,“杀出一条血路来”的果敢担当,推动中国大地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检察机关而言,作风建设直接关系司法公信力的树立。只有以“求极致”的标准锤炼作风,才能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才能确保检察权始终成为维护人民利益的“利剑”而非谋取私利的“工具”。
(三)百年作风建设形成的宝贵经验,为新时代检察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坚持群众路线”“严明纪律规矩”“以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等经验,与检察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法治性高度契合。例如,检察机关开展的“检护民生”专项行动,正是“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作风的当代实践;而“三个规定”的严格落实,则是“用制度规范权力运行”的生动体现。我们要将这些经验转化为推进检察工作规范化、专业化的具体举措,让百年智慧在新时代检察实践中绽放光芒。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