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领导班子隐形变异作风问题查找清单
一、文件管理领域隐形变异问题
(一)问题表现
1.文件形式异化,非正式文件泛滥。在落实精简文件要求过程中,出现统计口径内正式文件数量下降,但以“工作提示”“情况通报”等白头文件激增的现象。2024年,医院白头文件数量同比增长65%,部分文件篇幅冗长。如某医疗质量专项工作推进情况简报,连续5期字数超5000字,内容多为工作动态简单罗列,缺乏对临床科室实际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有效解决措施,难以对一线工作形成实质性指导。
2.政策文件照搬,结合实际不足。在制定医院管理相关文件时,存在照抄上级文件、未紧密结合本院实际的情况。在贯彻落实医疗行业管理政策时,直接引用上级条款比例达70%,未针对医院多院区管理、特色专科建设等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部分科室将本应自行开展的临床数据调研工作,以“数据收集通知”形式要求临床科室报送,2024年累计下发此类白头文件42份,同比增加55%,加重了临床科室负担。
3.征求意见走过场,文件衔接不畅。在起草医院规章制度修订草案时,虽按程序开展意见征集,但实际采纳临床科室建议比例较低。《**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办法(修订稿)》征求意见期间,收到各护理单元关于排班优化、绩效考核等方面建议31条,仅采纳7条。部分白头文件与正式规章制度在执行标准、时间要求上存在矛盾,导致临床执行时无所适从,2024年因文件表述不清引发的管理争议事件较上年增加4起。
(二)整改措施
1.健全文件全口径管理制度。建立“正式文件+白头文件”统一管理台账,明确白头文件适用范围仅为紧急事务通知、阶段性工作安排等,单份文件篇幅不得超过3000字。每年开展文件必要性评估,对连续两年印发超3期的白头文件,纳入正式文件管理流程。制定《**市第一人民医院文件制定规范》,要求政策文件本地化转化内容占比不低于40%,未达标的草案不得提交审议。
2.构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每季度开展临床科室文件负担调研,建立“科室发文量+基层反馈评价”双考核指标体系。对年度白头文件印发量同比增幅超10%的科室,取消年度评优资格。明确数据收集类工作原则上由职能科室自行完成,确需临床科室协助的,须经分管院领导审批并限定报送时限,违反规定的按形式主义问题严肃追责。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