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标点符号用法》中应注意的几个细节
人民网在2014年10月24日刊登了《新版〈标点符号用法〉你都知道吗?》一文,将20
11年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跟1995年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很多主
要变化。该文虽是“旧闻新谈”,但是转载量很大,受到了很多网友的欢迎。这一现象反
映出大家对于新版《标点符号用法》的兴趣和热情,也映射出部分读者对于标点符号的掌
握可能还存在误区。笔者就新版《标点符号用法》中应注意的几个细节做一些点评,希望
能对读者们有些许启迪。
一、问号叠用、叹号叠用、问号和叹号连用,宜采取慎重态度
新标准指出,“在多个问句连用或表达疑问语气加重时,可叠用问号。通常应先单用
,再叠用,最多叠用三个问号”。但还应当注意,新标准还特别指出:“在没有异常强烈
的情感表达需要时不宜叠用问号。”其实,书面语中叠用三个问号的情况是非常少见的。
因此,采用叠用三个问号的形式时,宜采取慎重态度。除非确实有必要,一般使用一个
问号就可以了。
新标准指出,叹号“表达强烈语气时也可以叠用叹号,最多叠用三个叹号”。这同样
也需注意新标准特别指出的“在没有异常强烈的情感表达需要时,不宜叠用叹号”。事实
上,在书面语中,三个叹号叠用的情况也是非常少见的。因此对这种用法同样宜采取慎
重的态度。
新标准说明,当句子包含疑问、感叹两种语气且都比较强烈时(如带有强烈感情的
反问句和带有惊愕语气的疑问句),可在问号后再加叹号(问号、叹号各一)。但是应
当注意宜在“带有强烈感情的反问句和带有惊愕语气的疑问句”等句子中使用。
在设问和反问的句尾,就一般情况而言,宜用问号。例如:
(1)吵架能解决问题吗?不能。(设问)
(2)十块钱一斤,还算便宜?(反问)
二、相邻两数字连用不用顿号,需有条件
新标准指出,“相邻或相近两数字连用表示概数通常不用顿号”,应当注意的是,有
时候两个相邻数字连用不表示概数,只是一种缩略说法,这时宜使用顿号。例如:
(3)今天来听课的是三、四年级和五、六年级的学生。
这句话是说,“今天来听课的”,有三年级、四年级以及五年级、六年级的学生。如
全文约2641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