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稿写作的“三想”和“三响”
房立洲 卜珺
汇报稿写作,是机关企事业单位最常见的写作样式之一。各级各类领导莅临视察、调研问题、督办工作,客观上都要求受访单位准备像模像样的汇报材料。可以说,汇报材料是最能体现单位状况、显现领导意图、展现文秘水平的写作样式。写好汇报稿有很多讲究,要做很多准备,但归结起来,笔者以为,一篇成功的汇报稿写作务须弄清“三想”,写好“三响”。
一、弄清来者“想听什么”,“回声”要“响”,切实提高汇报稿的针对性。一般来说,上级领导到一个单位考察调研,不外乎三种情况:一是新任领导履新认门,并就分管工作做一般性了解;二是各级领导就某一项工作做专题性调研;三是区域或行业外领导的业务考察和学习。三种情况,不论领导级别多大,来自何方,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有一个考察动机。对这个“动机”,写作人员“把脉”一定要准,要通过多种渠道打听“风声”,察知“内情”,努力以“口味定菜单”,对来者的兴趣点都要发出不同程度的“回声”,这是决定汇报稿写作成功的关键因素。否则,“所写非所愿,所愿非所写”,最终落了个“两情不悦”。比如,如果是新任领导第一次“登门”,各方面情况都不是太熟悉,在此情况下,机构沿革、职责分工、人员构成、行业特色等基本情况都要作适度的介绍。所谓“适度”,就是笔墨“分寸感”要强,多了来者听不下去,要“腻味”,少了达不到效果,听得云里雾里,有违来者初衷。如果是“顶头上司”就某一项工作深入一线跟踪督办,“用笔”则宜单刀直入,删繁就简,对来者所关心的或曾指示过的事情予以“丁是丁,卯是卯”的“直接回应”。此外,还要根据领导的从政背景、兴趣爱好,脾性习惯等来调整汇报稿的内容安排、层次结构、语气口吻和语言风格等,以求最大程度地实现“对口对味”(如果不考虑“对味”,一个单位只要准备一个通用的汇报稿即可,而事实并非如此,一般领导都要求针对不同的来访目的准备不同的汇报稿)。例如:同是数字××工作,兄弟城市来考察学习的目的各不相同,有的是以了解系统建设为主,而有的是以交流业务运行为主。由此,请看下面两个汇报材料的框架结构,领导“想听什么”对讲话稿写作的影响可见一斑。
全文约3742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