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法】公报的写法和范例
基本释义: 公报也称新闻公报,是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公开发布
重大事件或重要决定事项的报道性公文,是党和国家经常使 用的重要文种。
基本特点: 1.权威性。 2.指导性。 3.新闻性。 基本分类: 1.会议公报 是用以报道重要会议或会谈的决定和情 报的公报。这种公报一般用于党中央召开的会议。 2.事项公报 党的高级领导机关用以发布重大情况、 重要事件的文件。高层行政机关、部门向人民群众公布重大 决策、重要事项或重大措施时有时也沿用此类公报。 3.联合公报 这是一种特殊用途的公报,用以发布国 家之间、政党之间、团体之间经过会议达成的某种协议,如 《中俄联合公报》。 基本框架: 公报包括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 1.首部 包括标题和成文时间。 2.标题。公报的标题常见的有三种形式。一种是直写
文种《新闻公报》;第二种是由会议名称和文种构成;第三 种是联合公报,由发表公报的双方或多方国家的简称、事由、 文种构成。
成文时间。用括号在标题之下正中位置注明公报发布 的年、月、日期。
3.正文 包括开头、主体两部分。 开头。即前言部分。事件性公报要求用最鲜明,最精 炼的语言概述事件的核心内容,即何时、何地、发生了什么 重大事件;会议性公报要求概述会议的名称、时间、地点、 参加人员等;联合公报要求概述公报的来由,即在何时、何 地、谁与谁举行了什么会谈或谁对谁进行了什么性质的访问 等。 主体。是公报的核心内容,要求把公报的内容完整、 系统、有序地表达清楚。常见的有三种写作:一种是分段式, 即每段说明一层意思或一项决定;第二种是序号式,多用于 内容复杂、问题问绪较多的公报;第三种是条款式,多用于 联合公报。 尾部 事件性公报和会议性公报一般没有尾部;联合公报要 在正文之后写明双方签署人的身份、姓名、年、月、日期、 并写明签署地点。
会议公报: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
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2014 年 10 月 23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 2014 年 10 月 20 日 至 23 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 199 人,候补中央委员 164 人。中央纪律检 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党的十八大代表中部 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也列席了会议。
全文约10265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