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如何更有效
为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农业农村部日前发布了20个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并下发通知要求各地认真借鉴典型经验做法,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
怎样探索自治、法治、德治结合的有效途径,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如何管住天价彩礼、人情比附、婚丧事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实现乡风文明?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破解农村“空心化”难题?6月5日,农业农村部就乡村治理召开专题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司长张天佐,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副司长赵铁桥,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区委副书记、区长李书平等就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促进乡村振兴
蓝莓、枇杷、桑葚,今年“五一”节,在江西定南县天九镇蓝莓庄园,前来采摘水果的游客络绎不绝。这里不但是党员扶贫示范基地,更是“党建+乡村旅游”的孵化地。
近年来,定南县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党建+旅游”新模式,引导农民既“富口袋”又“富脑袋”,实现党建工作和乡村旅游“双赢”,农村生态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村民的腰包也“鼓起来”了。
实践证明,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现抓党建与抓发展有机融合、互促互进,成为乡村治理中的有效模式。
“我们这次正式推出的这20个案例各有特点,各有不同、各有侧重。总体来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探索形式多样的治理模式。”张天佐说,不少地区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完善乡村治理体制机制,比如广东佛山南海区、湖北大冶市、陕西汉阴县、福建泉州罗溪镇、四川成都战旗村等。
“驻村第一书记制度有利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利于密切联系农民群众,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农村与县乡政府的联络沟通。”张天佐说,在实践中,很多驻村第一书记进入农村,很快就和当地农民群众打成一片,帮助基层出谋划策,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加强农村社会管理,解决一些突出问题等方面作出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此外,在发展中,不少地区通过完善基层议事协商机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积分考评、规范管理村级事务等创新治理方式,提升了乡村治理能力,如浙江象山县、湖北秭归县、上海宝山区、湖南新化县油溪桥村、上海金山区等。
综合施策破解乡村“空心化”难题
全文约2307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