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开映天山——××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2023—2025年工作综述
2023年以来,××市坚持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为目标,系统推进“十项工程”“七进活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谱写了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崭新篇章。
一、高位推动,构建创建工作“强磁场”
1. 强化顶层设计
市委、市政府将创建工作写入“十四五”规划、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出台《××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实施方案(2023—2025年)》,设立每年5000万元专项资金,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责任化落实”。
2. 健全工作机制
市、县、乡三级全部成立党政“双组长”创建领导小组,建立“月调度、季观摩、年考核”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链条。纪委监委、组织部、统战部、民宗局联合开展常态化督导,累计下发督办函73份,整改完成率100%。
3. 注重法治保障
颁布实施《××市民族团结进步条例》,配套出台《互嵌式社区建设导则》《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管理办法》等6部地方性法规,为创建工作提供坚实法治支撑。
二、培根铸魂,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
1. 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打造“1+10+N”宣教矩阵:市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中心1个、县级分中心10个、乡镇(街道)实践所127个、村(社区)实践站1,386个,年接待群众超120万人次。
连续3年举办“石榴花开”主题月、民族歌舞诗《手足相亲》巡演86场次,线上浏览量突破3,200万。
创新“互联网+民族团结”传播,开通抖音号、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12个,累计发布短视频1,100条,点击量5.8亿次。
2. 深化“七进”活动**
进机关:全市1,028个机关单位把民族政策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必学内容,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党日3,200场次。
进企业:在××能源、××铝业等龙头企业设立“红石榴工作站”,推动各族员工混班混宿、同餐同桌,企业少数民族职工占比由18%提升至29%。
进社区:建成“互嵌式”示范社区68个,推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五个互嵌,各族群众“嵌入式居住”比例提高至72%。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