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先行地区民营企业引才留才的思考

2025-10-22

关于先行地区民营企业引才留才的思考


人才是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为破解民营企业引才留才难瓶颈,市委政研室(改革办)赴浙江、广东、成渝等地开展专题调研,梳理分析了其引才留才的经验做法,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了工作建议。


一、先行地区的经验做法


先行地区以人才引领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不论是党委政府还是民企本身,对人才引进工作都有强烈的紧迫感,持续创新引才举措,主动集聚人才,以人才兴推动企业兴。


(一)强化政策配套,推动引才落实落细。先行地区虽对人才有天然的虹吸效应,但在民企人才引进上仍持续发力,密集出台一系列创新性系统性的政策举措,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一是坚持产才融合,引导民企引进紧缺人才。坚持需求导向,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紧密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制定人才招引政策,形成了以产聚才、以才兴产的良好态势。比如,重庆市20XX年出台《关于推进人才工作精准施策的指导意见》,“一企一策”定向给予资金、科研项目等方面支持保障,引导企业聚焦“芯屏器核网”(芯片、液晶面板、智能终端、核心零部件、物联网)智能产业链吸引优秀人才落户。二是量化考核指标,压实民企引才主体责任。将民企引才工作与用地、用能、金融等指标直接挂钩,有效调动企业引才积极性。比如,台州市温岭市把人才创新指数纳入企业“亩均论英雄”绩效评价体系,其中人才引育、人才密度、创新强度等指数分别占10%、2%、10%,共计22%权重,为体系内第二大权重,通过科学测评企业人才创新指数,推动能源、土地等资源要素向人才工作先进企业倾斜。三是落实奖补政策,降低民企引才成本。成本是民企引才时考虑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引进成本高,为企业带来的直接效益具有滞后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企引才的积极性。温州市针对这一问题,于20XX年出台奖补政策,明确提出民企每新全职引进1名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类人才,按企业实际研发投入1:1比例给予奖励。为提高政策兑现效率,温州市改进财政体制,采用转移支付方式,将兑现权限下放至县区级,打通民企引进人才“最后一公里”。


全文约5767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
阅读全文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


推荐阅读

  1.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指导站各项工作职责、制度汇编10篇
  2. 县政协干部2024年述职述德述廉报告
  3. 2025年学校教师入党申请书
  4. 区统计局党组巡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
  5. 统战部长在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2025年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6. 2025年最新入党申请书
  7. 2025年入党申请书
  8. 区文物局十三五总结和十四五规划文物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工作计划
  9. 优秀网格员工作经验交流分享
  10. 打造适应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11. 国有企业党支部(党总支)参与“三重一大”决策工作指引
  12. 县委书记寄语:年轻干部要涵养“四种情怀”
  13. 国企党支部书记在公司党委巡察整改反馈会上的表态发言
  14. 在2025年全市庆祝第41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15. 在县2025年教育工作大会上的讲话
  16. 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总结评估报告
  17. 在2024年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上的讲话:学习法治思想
  18. 市交通投资集团“十四五”​发展规划范文
  19. 村(社区)“两委”换届风险防范情况汇报

文章排行

微信端二维码

  1. 扫码进入《老笔杆子》微信端

客服二维码

  1. 扫码联系《老笔杆子》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