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确政绩观引领成长”青年干部培训班座谈会上的研讨发言
在“正确政绩观引领成长”青年干部培训班座谈会上的研讨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晚上好。
我是本期青干班学员XX。非常荣幸能有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和各位领导、同学一起,围绕“正确政绩观”与“青年干部成长”这一深刻主题进行交流。昨晚的座谈会,气氛热烈、思想激荡,几位领导的谆谆教诲与坦诚分享,如同一场及时雨,不仅为我们驱散了成长道路上的迷雾,更在我们心中点亮了前行的灯塔。下面,我想结合自己的困惑与反思,谈几点不成熟的心得体会,恳请各位领导和同事批评指正。
一、向下扎根,向下求解:在“泥土芬芳”中校准政绩观的“定盘星”
座谈会上,几位领导不约而同地强调了“深耕基层”的重要性,那句“向下扎根才能向上生长”让我感触尤深。这不仅是对我们成长路径的指引,更是对何为“正确政绩观”最生动的诠释。作为一名青年干部,我们或许都曾有过“立马见功”的冲动和“大展宏图”的向往,渴望在重要的岗位上、通过显性的成绩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这种积极进取的心态固然可贵,但昨晚的交流让我深刻反思:我们追求的“政绩”,究竟是为了谁?是为了一时的“面子”和个人的“帽子”,还是为了群众长远的“里子”和一方水土的未来?
正确的政绩观,其核心要义在于“以人民为中心”,在于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这并非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需要我们用脚步去丈量、用真心去体悟的行动准则。XX领导在回应XX学员关于如何发动群众的问题时,提到要“沉下身子调研,吃透本村本镇的资源禀赋”,找到“一村一品”的特色定位。这正是对“为民造福”政绩观的最好践行。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政绩,不在于轰轰烈烈的形式,而在于对一方水土的深刻理解;不在于朝令夕改的“新花样”,而在于“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于为地方长远发展打下的坚实基础。
全文约3292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